close

等待  

之前在台北電影節有一系列來自印度的電影,其中《等待判決的日子》是我覺得最喜歡的一部。他的故事主要是說一個吟遊詩人因為朗誦帶有反政府思想的詩歌,而詩歌中的歌詞較為激烈,結果被人誣告說教唆自殺,這一個簡單的誤會在印度徒具形式的司法體系下,卻出奇地耗時。乍看大可以作為捍衛人權的煽情電影,導演卻採取了截然不同的走向。

雖然電影的步調稍嫌緩慢,但這種緩慢卻扎實地鋪陳出了檢察官和律師各自的生活,相較於一般法庭電影會將重點放在案情的演變上,這部片則是聚焦在是什麼樣的人進入了這個體系,以及是什麼樣的體系鞏固了這些人思想和命運,也就是說《等待判決的日子》並不是一部典型的法庭電影,因為檢察官和律師這兩個職業並未對其腳色帶來應有的動能。充其量,這兩個人不過就是為了各自的生活而選擇了檢察官和律師作為謀生的工作,他們在面對法庭的時候,毫無熱情也不在意真理。人權律師的家世尊貴,留學歸國之後覺得有志難伸,沒事就在自己的住處喝紅酒,吃喝都是外國進口的食品或高級餐廳,相對看似無理的檢察官卻是一位苦幹實幹的職業母親,捉襟見肘的生活其實似乎更加地貼近被告詩人。兩人顯然都有各自生活上的煩惱,但那個煩惱自然不是被告到底有沒有罪,所以時間到了就結束工作,該問的話抗辯反駁了,也就解散了,各自回家喝酒帶小孩。

而這樣對立的背景,甚至是互斥的信仰似乎也都暗示了他們所分別代表的司法及檢察體系,律師所代言的人權原可說是司法體系的核心價值,然而對於當地社會來說,這樣的人權精神就跟律師本人一樣,像是不食人間煙火的舶來品。司法體系所依存的價值既然如此不受重視,他所能帶來的實質功用也就可想而知了。檢察體系卻如同檢察官一樣是在地的,他雖然與人民的背景較為接近,但也較為陳腐而過時,一心只想將罪犯們羅織入獄,以牙還牙以眼還眼,人權於他們如高級的法國餐點,既吃不出好吃在哪裡,又吃不飽,還貴得要命,誰稀罕?然而這不正精準地表現出人權概念被片段地移植進入一個傳統社會時,所呈現出來的荒謬與諷刺。

最後法庭休會,燈一盞一盞地關掉以為要進入片尾的時候,導演又接著呈現了法官的生活。雖然在看電影的當下覺得從一片漆黑之中又重起一段敘事的做法有點破壞了片子行進的節奏,但是事後想想,似乎也可以將最後一段當作是商業電影常見的片尾片花,而代表著在布幕之後、在法庭之外的真實情境與漏網鏡頭。電影最後的結尾是法官因為被一群頑皮的孩子從睡夢中嚇醒,因此打了其中一個不會講話的小孩一巴掌,小孩便開始不停地哭,電影也就此結束。而法官如此反射性地隨手挑了一個最容易下手,離他最近的啞巴孩子來懲罰,真的懲罰到該懲罰的人嗎?又真的能讓小孩理解自己犯的過錯嗎?那一個響亮的巴掌就像是在法庭上揮下的槌,乾脆俐落得令人措手不及,而這似乎也正是整個司法檢察體系幕後的真實。

不過即使這個荒謬的體系似乎讓人感到絕望,但我覺得很有趣的是,這個被告詩人本身似乎毫不在意發生在他身上的這些官司,彷彿律師和檢察官僅是一種職業一樣,被告對他來說也不過就是一種身分,一個需要負擔的義務,但他並未被恫嚇也並未顯露出沮喪,出獄之後也仍舊持續反政府的運動,這種好像被麻痺了似的行為,同時包含了樂觀和悲觀,傳達出一種精準的諷刺。

也就是為了能讓主角們與他們的職業身份分離開來,並利用主角們各自的常民生活來對照出體制的荒謬,整部影片緩慢長拍步調也變得可以理解,畢竟只有在長鏡頭讓觀眾從劇情中分離出來的同時,也才能將劇中人物從他們的職業當中釋放出來。而這部設計精巧,視角獨特的影片竟然是導演的第一部長片作品,也讓人更加佩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布萊梅看電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