慾望是什麼?情慾又是什麼?什麼樣的動作呈現了慾望?什麼樣的凝視又能說帶有情慾?如果只有單純的肉體能稱為情慾嗎?沒有互動的、沒有性器官的肉體展演,有沒有情慾呢?《男色假期》用這麼一顆顆把焦點放在男性肉體上的鏡頭,有時是單純的注視,有時或許正在挑逗;而當觀看者在內心起了慾望的念頭,這究竟是導演的故弄玄虛,還是你自己心裡有鬼?
目前分類:影展精選 (10)
- Apr 08 Sat 2017 14:07
《男色假期》Taekwondo(2017奇幻影展TGHFF)
- Apr 08 Sat 2017 13:55
《殺威瑪先生》KShop 吃的頭皮發麻(2017奇幻影展TGHFF)
- Mar 04 Sat 2017 14:19
獻給我最醉心的女演員: Emma Stone(艾瑪史東)2017 Oscar for Actress in a Leading Role
喜劇演員總是非常的吸引我。大概個性使然,比起奮力扮演各種情緒的演員,我常常更敬佩能夠自然搞笑(而且真的好笑)的喜劇演員。因此我最喜歡的演員是Sandra Bullock、Melissa McCarthy,還有剛拿下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 Emma Stone。手機裡一直放有Emma Stone在2013年「I Broke My Arm」的搞笑短片(SNL),這個短片有她招牌微微沙啞的搞笑聲音,朗朗上口的爆笑Rap,實在是個太經典的形象與演出。喜劇演員的難,難在你不能只是丟出很表面很膚淺的哽,而是要能將搞笑表演於無形,完全的融入角色當中,你即便是講一句很正常的對白,也能讓觀眾捧腹大笑;或是在搞笑中埋伏諷刺,語出諷刺時又能嘲諷自己,這都是功力啊。
- Feb 20 Mon 2017 14:31
《月光下的藍色男孩》Moonlight
- Jan 19 Thu 2017 14:36
《樂來越愛你》 La La Land 的虛實情境
許多人都被《La La Land》最後的「閃回(flashback)」給弄哭,為男女主角因為各奔東西而沒能結為連理而哀傷。但大概巨蟹座個性使然,或對我來說,如果現實生活出現了這樣的抉擇,我一定會拼了命找出一個折衷的辦法,或是犧牲自己,絕不可能放棄認定了的愛情;因此當我看到這一段閃回時,我認為這才是「現實」的,男女主角的未來,正如在閃回過程中,他們一起播放的錄影畫面,一起共組了家庭開心的一起生活。
- Apr 14 Thu 2016 15:27
《觀光客出沒,注意!》秀色可餐(2016奇幻影展TGHFF)
- Dec 11 Fri 2015 15:40
《寂寞的戀人啊》恋人たち(2015金馬影展)
日本電影在情感醞釀的推進上,不管是極度溫情、強烈壓抑、或是隱隱作痛,總能用平穩的節奏,以一種極為誠摯的態度將觀眾拉進電影裡的情緒中。《恋人たち》講述三位市井小民的生活,導演巧妙地將社會事件(東京申奧、隨機殺人、皇室婚姻)安插到情節中。沒有讓社會事件凌駕於角色的情感之上,但卻可以看到,市井小民都因為這些事件被改變了原有的生活步驟,影響發酵後,他們各自也許就是下一個在新聞畫面中出現的社會事件。
- Nov 15 Sun 2015 15:38
《超天堂快感》Heaven Knows What(2015金馬影展)
來一管吧,可以再給我一包嗎,水,針頭,把什麼打進血管裡就能夠向著天堂看去。在《猜火車》二十年後,終於又有一部夠ㄎㄧㄤ的藥片帶著大家在失敗的嘗試中領略天堂的快感。總算可以不要再看紐約的愛與美(拿吉他在街頭唱歌、扮灰姑娘、西裝筆挺洋裝禮服的洋娃娃愛情故事),但《超天堂快感》講的卻也是愛與美啊,只不過更歇斯底里一點,更義無反顧一點,更能夠愛到死、愛到瘋,那不正才是活的更真切、愛的更踏實的實踐嗎。
- Aug 16 Sun 2015 22:01
《等待判決的日子》強摘的人權不公
之前在台北電影節有一系列來自印度的電影,其中《等待判決的日子》是我覺得最喜歡的一部。他的故事主要是說一個吟遊詩人因為朗誦帶有反政府思想的詩歌,而詩歌中的歌詞較為激烈,結果被人誣告說教唆自殺,這一個簡單的誤會在印度徒具形式的司法體系下,卻出奇地耗時。乍看大可以作為捍衛人權的煽情電影,導演卻採取了截然不同的走向。
- Jul 27 Mon 2015 15:12
《湖畔春光》慾望殺人事件
雖然早在進戲院之前,就知道這會是一部尺度大開的電影,但當那些場景出現的時候,我才了解這已經不是尺度大開,而是根本沒有關的,不過《湖畔春光》要說的事情就是性慾,有這些個場景其實並不算突兀。有趣的是,性愛場面的尺度果不其然地被拿來當成宣傳的話題,甚至也在同志族群間掀起了不少的討論串,而這些討論和關注似乎多少正印證了導演對性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