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電影筆記 (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a simple good bye.jpg

內蒙古新秀導演德格娜的作品《告別》是這次參加金馬亞洲電影觀察團時,眾人喜惡最分岐的一部片子,因此在討論的過程中,也特別能看出大家對於各自心中的好電影有如何不同的想像。大家彼此辯駁的過程相當有趣,雖然未必能夠說服彼此,但總是多了一些可以理解電影中不同美好的方式,這也正是在報名觀察團的時候,我最希望能觀察到的事情。

布萊梅看電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kali motor

《路邊野餐》是導演畢贛的首部長片,才26歲的年紀卻拍出了如此令人耽溺的滄桑夢境,據說還是個詩人,真是徹頭徹尾一個文青來著,讓人好恨自己的年歲是不是都虛長了。《路邊野餐》是一部讓我不知從何說起的電影,大概就像是它的故事一樣,不知該從哪兒說起,也不知道該到哪結束,可他的影像片段卻又在我腦海裡頭不時地冒出來,彷彿這真是我做過的夢一樣。大概就是真的太像夢了,以至於怎麼說都覺得顧此失彼,夢裡的故事總像是理所當然,卻又無法說明原因。

布萊梅看電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oster 

《三夜四天五點鐘》是日本導演三澤拓哉的首部作品,故事發展的地點選在導演的家鄉--茅崎。有趣的是,影片的主要拍攝地點--茅崎館--也正是當年大師小津安二郎創作《晚春》、《麥秋》和《東京物語》的據點,讓人無法不將這部電影與小津的作品相比較(畢竟導演都已經刻意地將此間關係透過劇中人物說出來了)。首部作品就具有這麼濃厚的致敬意味對於新導演來說是相當有挑戰性的,畢竟一不小心就可能相形失色又或是無法逃脫而讓人看出乏力之處,然而這部乍看對大師致敬的作品,卻能夠脫出於懷舊氣息而提出新的扣問,讓人不禁佩服這位新導演的從容自在,也讓我對於導演之後的作品抱以期待。

布萊梅看電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ee

去年在坎城甫得到評審團大獎的《蜂蜜之夏》乍看是一部優雅詩意的少女成長故事,細看又包含了許多對社會現實的批判與憐憫,而頗具義大利新寫實主義的色彩,導演特地選用傳統底片拍攝,讓畫面自然呈現出懷舊寫實又魔幻的質感,也難怪在冬日甦醒和利維坦等強敵環伺的情況下,能夠拔得頭籌,是我去年片單裡的心頭好。

布萊梅看電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der the skin.jpg

《肌膚之侵》是導演強納森葛雷澤(Jonathan Glazer)2014年的作品,在許多電影網站和影評人間都傳出好評,也是去年看完之後在我心頭一直揮之不去的影片,一直想寫些什麼下卻總覺得說出來之後就不美了,所以雖然下了標題,卻一直不知道怎麼完成,趁著新年的假期把之前的一些想法整理出來,雖然寫完也真如預期的不夠美,不過至少也算完成了一個去年就該完成的事情,希望也能讓一些朋友在看完電影之後有些新的想法可以互相交流。

布萊梅看電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eolo 

《里歐洛》是一部讓人目不暇給的影片,今年有幸在朋友的推薦下去金馬影展看了他的本尊,覺得真是太幸運了。電影作為一種意念先於場景畫面的造夢過程,里歐洛無疑向大家示範了造夢的技藝如何完美地接合幻夢與真實,而在里歐洛說出「因為我夢,所以我不是」這句話的時候,我想導演不只說出了個人不願與環境妥協的一種浪漫堅持,而甚至是說出了電影本質的真實與虛假,並說出那些捏造出來的真實也都是為了讓我們不再墮落,不再獨自面對,更為了讓我們在看電影的時候,『我們可以不再是』。

布萊梅看電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