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a simple good bye.jpg

內蒙古新秀導演德格娜的作品《告別》是這次參加金馬亞洲電影觀察團時,眾人喜惡最分岐的一部片子,因此在討論的過程中,也特別能看出大家對於各自心中的好電影有如何不同的想像。大家彼此辯駁的過程相當有趣,雖然未必能夠說服彼此,但總是多了一些可以理解電影中不同美好的方式,這也正是在報名觀察團的時候,我最希望能觀察到的事情。

對我來說《告別》是這次觀察團評選的十部電影中,唯一讓我看得哈欠連連又白眼不斷的電影。金馬影展的介紹中,即說明了這是一部導演半自傳式的電影,描述導演送別老父最後一段路程的故事。雖然半自傳的故事常會是新導演選擇的方向,然而對於這種擺明電影就是在說自身親歷故事,或者強調是真實故事的這種宣傳方式我還是感到十分不認同。電影故事與真實人生當然不同,人生是可以沒有邏輯,巧合無上限,讓人無從批評的,然而既然被編成電影,怎麼說就是用某些觀點去對生活切片分析的重建過程,這些重建既為創作的一部分,當然可以加以分析,因此當導演說電影是翻拍自真實人生的時候,我總覺得是一種拒絕讓觀眾分析的招數,不過這也只是金馬影展上的介紹詞,旨在提供觀眾與電影相關的背景知識和對影片內容簡潔的觀察,未必是導演有意促成的結果,所以我們應該也大可忽略這個自傳性質的成分,而以單純的原創劇情片來觀看。 之所以先講了這麼多,有部分的原因是在討論的過程中,有些朋友認為,《告別》的故事完整,人物間的關係的安排也相當扎實,整體完成度很高,因此給予這部片不錯的評價。有的人認為既然這是以自身經歷的方式來改編,故事自然會比其他作品來得更加完整也不足為奇,只是這樣的說法正將作者硬拖進了作品當中,而可能有失公允。因此特別在前面說明這些,提醒自己不再受到自傳電影或什麼真實改編這種背景知識的干擾。

《告別》開頭沒多久一場全家吃飯的戲碼,就有效地描繪出家中三人的形象及關係,走過人生高峰帶點憤世嫉俗的大男人老爸,捨不得放不下只得積極入世控制慾超強的老母,以及對未來和感情一籌莫展的臭臉跩妹女兒,而我就是在這一幕時翻了第一個白眼,這樣關係的家人實在一點也不新鮮,而更令人受不了的是這整齣戲這三人的關係和性格也幾乎沒有任何的改變。由於我自認為對這樣叛逆少女的形象實在太過熟悉,以至於我實在無法忍受導演並未給予女兒任何改變和對自我理解的契機,在討論的時候,與我有相似意見的人多半認為要不是導演對於自己身為女兒的心境理解不夠深入,就是在影片中藏去了那沉默臭臉背後的其他,以致於片末女兒竟忽爾就決定結婚進入了另一個家庭還生了小孩的安排,實在讓人覺得轉折過於簡化,而不甚合理。

不過反駁我們看法的朋友倒是讓我了解自己原來跟這個叛逆少女真的不熟。這位朋友提到,現代中國要有錢勢的爸媽常會把小孩送出國或到外地念書,兩地相隔,文化背景差異也大,兩代之間幾無相通之處,因此臭臉少女的沉默寡言,並非導演對於自身的理解不足,反倒是對於兩代之間關係斷裂的一種具體表現。因此我們對於片中人物情感投射的失敗,或許是我們本身的誤讀,而並非導演的缺失。而若按照這樣的脈絡來看,結尾讓女兒走入家庭並養育孩子的安排,似乎也就多了一層對照的關係,而有了比較合理的解釋。

雖然我相當程度的被這位朋友的說法給說服,然而即便按照這樣的邏輯重新檢視這部作品,我仍然無法給出太好的評價。我覺得,即便《告別》在某些程度上來說, 一方面紀錄了蒙古傳統文化面對現代化衝擊的無力,一方面也捕捉到了兩代人之間互相理解的障礙與隔閡,因此在兩者的並陳下,讓兩種告別能夠互相地指涉(尤其祖孫跨代的言語斷裂更顯示出這兩者的連結),互相地擁抱珍重,但這也就是《告別》所能給我最多的東西了。我總覺得這種與家人告別,與傳統告別的題材實在並不新鮮,倘若撇除因為對於蒙古文化陌生所引起的新鮮感,《告別》實在不是一部會讓我留下印象的影片。它缺少令我驚喜的觀點,也缺乏令我振奮的形式突破,影像的設計中規中矩(我甚至覺得片中那段導演德格娜對其身為名導演的父親的作品《悲情布魯克》致敬的片段,是全片最美的片段...),就連家人之間的互動也都太易於想像。然而,我提出這樣的結論並非要強調《告別》是部不夠好的作品,反倒是我認為這正是在討論之中,可以看出彼此對於好電影的想像有所差異的地方,有的人期待形式上或觀點上的突破,有的人則期待電影能夠真誠紀實,因此對於某些人覺得難以接受的缺陷,對於另一派人來說卻正是大大讚賞的亮點,而這某種程度上似乎也正是寫實主義與現代主義之間的對壘。在金馬觀察團上,有參與到這樣的討論,覺得特別有收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布萊梅看電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