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irdman_poster

剛看完《鳥人》的人大概都會有一個感想,就是這一鏡到底怎麼辦到的,也太強了吧!其實以前對於一鏡到底這件事情似乎並沒有特別在意,能夠會這樣附庸風雅地跟著稱讚幾句,大概也是看到了之前Alfonso的《地心引力》被震懾到了,然後回頭去看像《人類之子》那樣強到誇張的片子之後才開始的。說起來雖然鳥人的鏡頭更長更久,但相較之下場面調度還是沒有人類之子那麼複雜到令人咋舌,甚至還有人覺得有點不必要而堪稱炫技,不過我覺得一鏡到底這樣的技法在鳥人的故事題材上,確實發揮了相當的作用。就像歐容當年在《八美圖》中利用一鏡到底的技巧展現舞台劇的特性,《鳥人》會採取這樣的作法並不難理解,尤其這樣的鏡頭下,缺少了觀眾習慣的好萊塢定位鏡頭,導致觀眾對於劇場空間有一種探索的感覺,譬如對於主角的更衣間,觀眾是一次又一次地慢慢看出整個房間的隔間,也讓我們一步一步地看出腳色的掙扎。為了讓演員的走位能夠與一鏡到底的鏡頭更加配合,主角的更衣間也設計成有兩個門,使得雷根的更衣室也像是舞台一樣,讓演員從左右兩側上上下下,暗示著雷根即便在更衣室裡,也還是在舞台上。不過大概是為了能在不經過剪接的情況下維持劇情的節奏還有劇中人物的緊繃情緒,導演刻意讓演員們提高說話的速度,導致有些對白實在講得有點太快,讓我有點看來不及,一直到接近中場總算有個天色變換的鏡頭我才有時間發出讚嘆。

鳥人的故事主要是說一個過氣的演員被當年的英雄腳色光環給包圍,而無法面對真實的自己和真實的人生,只能死命地嘗試在演員們視為最高榮譽的百老匯舞台上尋求自己的定位。說起來,關注於虛假舞台以及真實人生之間的這種題材其實並不新鮮。雖然這麼說也許對《鳥人》不是很公平,但畢竟這幾個月來才剛看完《星光雲寂》和《寂寞星圖》這兩部片,所以實在很難不拿來做比較,而這三部片也確實都用了很不一樣的方法來看待類似的人物,相較於《星光雲寂》的深入辯證但稍嫌囉嗦,《寂寞星圖》強而有力的拳拳到肉,《鳥人》給我一種想用醉八仙這種怪招奇襲成功的感覺,畢竟導演一反當年《火線交錯》還有《靈魂的重量》這種帶點文藝悲情的穩重氛圍,而改用一種接近插科打諢的方式俏皮地訴說這樣的故事。會讓我有這種感覺一個原因大概就是電影中揮之不去的鼓聲,這個帶預示意味的舞台劇鼓聲,不斷地暗示觀眾或劇中人物,有人即將出場或者即將出包的訊息,而整部電影就在這個不斷想要竄出籠中的鼓聲裡呈現出一種瀕臨崩潰的氣氛,隨著主角的演出不斷遭遇困難,讓人覺得這部電影好像也要無法完結而瀕臨崩潰。此外,《鳥人》對於好萊塢還有人們追求出名的各種醜態也毫不留情地諷刺和批判,而且事後來看,電影劇中的腳色除了主角的情緒轉折較為複雜之外,其他的人物只能堪稱有個人特色,卻沒有太多的情感描述,使得演員們的情感變化有點誇張,雖然這應該是為了呈現一種舞台劇的風格,並嘗試模糊舞台與現實的界線,然而這樣接近輕浮的嘲諷卻讓人聞到一股熟悉的味道,一股不得志又自命清高的窩囊味道,讓人擔心導演會不會一不小心就讓《鳥人》這樣的作品成為自己所諷刺的對象,而《鳥人》給我的感覺就是一直走在一種邊界上,雖然一邊看得出《鳥人》對於偉大的企圖,卻也直讓人嗅出對於渺小的恐懼,在這方面來說,倒是真切地呼應到了電影的主題。

除此之外,我覺得《鳥人》當中最出人意表的一幕就是在預演的晚上,雷根從後門溜到街上去抽菸,結果門被鎖上只得光著身子從大街上的正門回到戲院,在這段路上,雷根光著身子被路人認出來,還被拍成影片上傳,而這也成為他第一次在網路上成名的經驗,這樣一個嘗試在百老匯舞台上演出經典戲碼,在受訪的時候嘗試引用羅蘭巴特說過的話的過氣演員,最終卻是在他最不屑的情況下得到了眾人的關注,真是荒謬諷刺又哀傷。

總之雖然當初對於《鳥人》的期待更高,所以有點小失望,但導演都用力成這樣地在拍一部電影了,又有什麼理由不去看看呢?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影評 鳥人
    全站熱搜

    布萊梅看電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